展示雕塑设计案例_“战斗民族”俄罗斯的设计也很细腻
“有时候我总觉得那些军人,
没有归来,从流血的战场,
他们并不是埋在我们的大地,
他们已变成白鹤飞翔。”
最近,一座纪念俄罗斯勒热夫战役的
士兵雕像在微博刷屏。
这雕塑的费用由市民捐赠。
从2018年5月的概念图到如今,终于落成。
在天地之间伫立着一位伟大的战士,
他的身躯已被战火化成灰烬,
却把万般柔情变成白鹤来铭记胜利,
永不动摇保家卫国的热烈决心。
这种混杂着硬核与温柔的风格,
让网友纷纷赞叹:
原来俄罗斯设计一直被低估了,
论设计,我只服俄罗斯!
要讨论俄罗斯的设计和审美,
我们就不得不追溯到苏联时期。
而一提到苏联设计,
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
必然是AK-47、坦克大炮,
毕竟是“战斗民族”!
其实,苏联设计中
也有许多柔软、可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比如这个脸肥嘟嘟的不倒翁娃娃
憨态可掬的Misha熊
还有苏联设计的标志图案,
20世纪60~70年代由红色十月巧克力厂设计制造的,
充满现实主义风格的大头娃娃。
日常生活中,
衍伸到寻常百姓家的拨号盘电话,
既是时代的眼泪,
又是时代的标志。
也许现在只有很少有人知道
它是由苏联设计的。
注重实用与环保的编制手提袋和金属网兜,
近两年借着复古风正在回潮。
最早设计出它们的便是苏联设计师,
尽管80年代前苏联
并不允许用“设计师”这样的词
来称呼“艺术工程师”们。
苏联的设计,
与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
便是神奇的苏联建筑。
法国著名杂志《CitizenK》国际版的主编
摄影师Frédéric Chaubin,
曾拍下俄罗斯最具“未来”感的一系列建筑。
它们几乎都是在苏联时期落成的。
冷战与争霸时期,
苏联怀着一腔热血誓做世界第一,
那第一是什么样的呢?
当然是更高、更大、更神,
于是这批十分突破人类想象力的建筑就此诞生…
当时的苏联民众十分乐观积极,
努力想象、努力打造一座
科技与军事齐飞的未来之城。
绝对的高大、绝对的力量感,
建筑呈现的,
是时代的一种期待。
虽然这些奇形怪状的建筑,
到如今大部分已弃用,
但它们依然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也让苏联设计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美学系统。
莫斯科艺术家Danila Tkachenko,
为了纪念废弃的苏联军事基地,
拍下一组充满科幻感和工业感的废弃建筑。
它们将永眠于皑皑白雪中,
无声地诉说从前的惊心动魄。
仿佛只要这些建筑还在,
强大的苏联军事联盟
未崩坏前的吉光片羽,
就不会被遗忘。
肃杀、静默、高大的建筑,
是现实版的“红色警戒”,
又像梦中的秘密基地。
并不是所有的苏联时期建筑,
都随着解体一并废弃,
公交站就是幸存的建筑奇观之一。
加拿大摄影师Christopher Herwig,
骑行了上万英里,
拍下苏联时期建造的公交站。
在权力更替的混乱年代,
艺术反而野蛮生长。
公交站就是
当时先锋艺术实验的实验品之一。
它们毫无章法,不计成本。
天马行空是艺术最好的养料。
2015年,Christopher Herwig
把这一组照片
出版成相片集《Soviet Bus Stops》,
反响热烈,大获成功。
Christopher受到鼓舞后,
重回俄罗斯,寻找更多的公交站,
并于2017年出版了第二本影集。
这些公交站中,
不乏色彩绚丽的设计,
符合当时一贯饱满热烈的设计风格,
又显得十分欢乐活泼。
如今提起设计艺术,
被赞美和效仿的几乎都是西欧设计,
俄罗斯极具风格的苏联美学,
似乎也随着历史被逐渐遗忘。
好的设计,
向来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我们所能做的,
也许就是关注,欣赏,
然后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