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设计品鉴
时间:2020-11-13 09:17:45 作者:未知 点击:
0 次
9月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3个月。
展览以历史时间为序,分为“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宋元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和“明清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三个单元。
以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瓷器为主体,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揭示了自古以来中国与世界基于海洋贸易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以及在全球陶瓷贸易体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展品包括以中国古代外销瓷器为主的294件精品文物,其中,不仅有“南海I号”、“华光礁I号”等沉船出水瓷器,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传世瓷器珍品。
一进展厅,观众便会被深蓝的色调所吸引,这代表海洋的颜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古代陶瓷的海上贸易。前言背景墙上随后展示的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插图,向观众介绍了我国古代陶瓷的部分生产工艺流程,既生动形象,又切中要点。
第一单元为“鲸波浩渺——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展示自唐代起,“海上丝绸之路”日趋繁荣,航海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第二单元“帆樯如林——宋元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说明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重心由陆地逐步转向海洋,以中国为核心的南海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海上贸易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时期。
第三单元为“瀛涯万里——明清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讲述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以及早期全球化贸易体系的逐渐形成,以景德镇窑、德化窑等为代表的外销瓷器风靡世界,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载体,对世界范围内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展厅结尾,可以看到一艘郑和宝船模型,长315厘米,是按1:40的比例制作的。该船属于福船,是郑和下西洋的代表性船型。观众据此可以想象当年实物宝船的宏大规模,想象郑和七下西洋的盛况,想象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