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设计品鉴“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陈列展览”
2021年6月25日上午,“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陈列展览”正式开幕!同时,淮海战役纪念馆也于今年7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以崭新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次展览展陈面积1200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为1900延米,共展出珍贵文物2000余件、照片1000余张。设置14处场景、4个浸入式展项、24段视频。
展览以展示淮海战役的历史进程和伟大胜利为主要内容,通过“两种前途 命运决策”、“逐鹿淮海 决战决胜”、“人民战争 深厚伟力”、“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四个部分,遵循“团结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礼赞人民”的逻辑脉络,追求战役的宏观认知与微观的详细解读。
展览以“心视点 绘经典”为设计理念,从主题、内容、精神、空间、体验、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表达,意在打造一座艺术性的历史主题展馆,以“声、光、影、物”设计概念重织时空,实现内容、空间与文物的“全景式”体验。
在尊重文物、敬畏历史、感悟思想的前提下,塑造我党决策的艺术、我军指挥的艺术、军民同心上下一致的艺术。用文物、档案、纪实影像展现真实的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擦亮清晰全民记忆共识,反映万流归海的历史必然,展现淮海战役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以物叙史、以物释史、以物证史。让史实说话、让数据发声、让人物活起来、让文物动起来,进而达到读懂历史、讲好故事、树起形象、留下记忆的目的。
(一)主题宏阔、站位高远。
改陈后的展览,突破原有展览“战役史”“战争史”格局;突出“人民至上”理念,以“人民的胜利”为主题,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为人民而战的情怀和勇气,回应和宣示习近平总书记“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科学论断。
(二)内容丰厚、表述严谨。
展览充分利用淮海战役纪念馆新征集的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等文物资料以及几百位淮海战役亲历者口述资料,形成了丰厚的展示内容。
(三)气质独特、精神鲜明。
(四)空间叙事、光影穿梭。
(五)观展教学、体验带入。
(六)创新表达、形式新颖。
“影像永生”在纪念馆这一容器中,让影像借助历史和场所的精神,生成介乎于空间美学和图片文本之间的审美状态,探寻历史的回响,增加展陈逻辑的弹性和厚度。

“雕塑永恒”空间中的光、声,亦是雕塑。这些主题空间作品必须与场景关联,场景必须有雕塑的意味,雕塑必须弥漫生命与能量,突出整体空间的仪式感、史诗感。
“装置联觉”场景以物+影的“非复原化”塑造,同时塑造影+音的“复原影像场”,超越传统的建造,纳入新的人文视角。

- 上一篇:为什么要做企业文化展厅?
- 下一篇:上海体育博物馆设计品鉴